成語“一日不見,如隔三秋”裡的“三秋”指的是三個季度。
A:三日
B:三個月
C:三個季度
D:三年
答案:C
成語“一日不見,如隔三秋”裡的“三秋”指的是三個季度。
A:三日
B:三個月
C:三個季度
D:三年
答案:C
成語“隔世之感”的“世”在古代是指30年。
A:10年。
B:20年(繁体:20年)。由于“年”字没有繁体和简体的区别,所以这里“20年”的繁体形式仍然为“20年”。
C:30年的繁体为“30年”。在繁体中文中,数字和“年”字的写法与简体中文相同。
D:40年(“肆拾年”也可表示,但按照要求去除括号且为简体转繁体的最简答案为“四十年”)。
答案:C
成語“半斤八兩”中的斤和兩是古代重量單位,其中一斤合多少兩?
A:十兩
B:十三兩
C:十六兩
D:十九兩
答案:C
成吉思汗寫給花剌子模的戰書一共有幾個字?
A:四個字
B:五個字
C:六个字的简体转繁体有多种可能,例如“一二三五六七”的繁体为“一二三五六七”(这里仅为符合六个字要求示例,具体需要根据实际的简体六个字内容进行转换)。由于没有明确具体是哪六个简体字,无法准确提供唯一答案。
D:七个字
答案:C
参加第一届古代奥运会的国家有多少个?
A:三個
B:四個
C:五個
D:六個
答案:A
被稱為“命運交響曲“的是貝多芬的第五交響曲。
A:第二交响曲
B:第三交響曲
C:第四交響曲
D:第五交響曲
答案:D
貝多芬一生創作了多少首鋼琴奏鳴曲?
A:31首
B:32首
C:33首
D:34首
答案:B
爱因斯坦在哪一年提出的广义相对论?
A:一九一四年
B:一九一五年
C:一九一六年
D:一九一七年
答案:C
“期頤”是中國古代對一百歲的別稱。
A:九十歲
B:九十五歲
C:一百歲
D:一百零五歲
答案:C
諸葛亮是三國時期人。
A:東漢
B:三國
C:東晉
D:西晉
答案:B